实训室是重要的教学基地,实训室的安全及卫生管理是实训工作正常进行的基本保证。凡进入实训室进行实验的人员,必须认真学习并严格遵守《实训室安全及卫生管理制度》及《实训室安全操作规程》,保证设备操作的规范性,确保人身、设备安全和良好的卫生环境。
一、安全工作:
1、制订安全教育工作计划,对第一次进入实训室的师生进行安全教育。
2、实验员全面负责实训室仪器设备、器材及门、窗、水、电等方面的日常安全工作:每天检查实验设备情况,认真填写《实训室工作日志》和《仪器设备维护记录》,并认真保管好钥匙,不得将其转交他人。
3、实验期间指导教师要做好防火、防触电等安全工作。实训室内电路管线为固定式,不得任意配线或接线;开启电源时,先打开总闸开关,然后再打开各设备开关,关电时,先关各设备开关,再关总闸开关;不准超负荷用电,严防实验设备所产生的火花,电弧或高温导致火灾和爆炸,若有问题应立即报实训室管理人员处理。
4、严禁携带易燃、易爆、腐蚀、强磁性等危险品、雨具及与实验无关的物品进入实训室,确保防火和用电安全。
5、教育学生爱护实训仪器设备,不得擅自对仪器设备进行拆卸,拔插各类插头连线,乱动电脑主机、显示器、空调,破坏公物等。如在使用过程中发现故障,应及时向有关部门报告。
6、实验指导教师要做好防盗工作,实验人员不许将实验设备带出实训室。非本次上机班级学生未经许可不得入内,确有必要进入实训室的人员必须进行履行登记手续并承诺遵守实训室的各项规章制度方可进入。
7、实验指导教师每次实验课结束后要负责检查实验设备是否齐全、有无损坏,检查电、门、窗等有关设施的关闭情况,确认安全无误,做到电断、门窗锁好方可离开实训室。
8、对实训室存在的不安全因素,要及时向实训室管理人员反映,整改,若发生安全事故,应在采取补救措施的同时如实报实训室管理部门,对造成安全事故者,应根据情节轻重,按有关规定处理。
9、独立实施实验环节的教师负责实验期间的安全工作,与实验员共同在课前和课后10分钟做好实训室交接工作,确保实验课的正常进行和设备的安全。在课后的交接过程中,双方应认真清点设备,确保没有发生设备丢失等事故及可能的事故隐患。
二、卫生工作:
1、实验员负责实训室的日常卫生维护工作。每天做到卫生打扫,保证仪器设备的干净整齐及地面卫生。
2、实验指导教师应督促学生保持好实训室卫生整洁,禁止在实训室吃东西喝饮料、抽烟、随地吐痰、乱扔东西。
3、实验结束时实验指导教师应督促学生做到整理桌椅、关闭电源并清扫遗留垃圾杂物,保证良好的卫生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