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江职业技术学院
关于开展2018年度信息化教学比赛的通知
为贯彻落实《教育信息化“十三五”规划》,推动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提高我校教师教育技术应用能力和信息化教学水平,以举办“科技活动周”为契机,学校决定举办“九江职业技术学院2018年度信息化教学比赛”,并在此基础上遴选推荐优秀作品参加省级、国家级职业院校信息化教学大赛,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赛项设置
本次赛事分为部门信息化教案评比和校级信息化教学设计比赛两个阶段。
二、参赛对象
部门评比:教学部门全体专任教师(经部门认定确实不需应用信息化教学手段的课程教师可不参赛);鼓励校内兼课教师按承担教学任务的课程归属参加部门评比活动。
校级比赛:由教学部门推荐1-6名部门评比中获得一等奖的教师参加。
三、赛项要求
本赛项重点考察教师合理、充分运用信息技术、数字资源和信息化教学环境,解决教学难点,突出教学重点,系统优化教学过程,完成教学任务的能力。
1.信息化教案
信息化教案是教师以现代教育教学理论为指导,依据教学大纲和教材,面向授课对象,基于信息化环境,借助现代教育媒体、教育信息资源和教育技术方法,经过周密考虑,精心设计的覆盖教学各环节的教学设计方案,充分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方法手段、教学资源、评价考核等与信息技术的有机融合。教案可针对一个教学任务、一个教学单元或一个任务模块的教学内容进行编写。
2.信息化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应基于教师对现代教育思想和教学理念的准确理解与运用,遵循职业院校学生认知规律,科学、合理安排教学过程的各个环节和要素,在教师角色、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互动方式、考核与评价等方面有所创新,在实际教学中应用效果突出。教学设计可针对一个教学任务、一个教学单元或一个任务模块的教学内容进行设计。
四、比赛办法和时间安排
2018年4月3日至4月20日:各教学部门进行比赛动员和培训,组织和指导开展信息化教案评比,评审指标可参考附件1并结合部门实际拟定。评比结果(附件2)和一等奖获奖教案提交至教务处;同时推荐1-6名一等奖获奖教师参加校级信息化教学设计比赛(附件4)。
2018年4月27日前:校级信息化教学设计比赛的参赛教师提交教案、说课稿以及讲解PPT三项参赛材料至教务处。
2018年5月4日前:教务处组织校级信息化教学设计比赛,由参赛教师讲解信息化教学设计、教学过程和实施成效,时长不超过6分钟。评委根据教师提交的相关材料进行评审、提问,答辩时间不超过5分钟。
2018年5月8日前:公布赛果并将优秀作品和现场视频在课程网站进行展示。
五、奖项设置
部门评比设置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取奖范围设置分别为参赛教师总数的15%、25%、35%,一等奖作品将在精品课程网站进行展示。
校级比赛设置一等奖1名、二等奖3名、三等奖5名,全部校赛作品和现场视频将在精品课程网站进行展示。
科技周计分方法:校赛一等奖1名计21分,二等奖2名各计14分,三等奖3名各计7分,本项目得分计入第十一届科技周活动部门团体总分。
本次活动的校院两级评比结果将作为教师职称评聘的参考依据。
六、其他事宜
1. 参赛作品需针对本人承担教学任务(不限本学期)、有信息化教学手段应用的课程开展教学设计。
2.参赛作品及材料需为本人原创,不得抄袭他人作品,侵害他人版权,若发现参赛作品侵犯他人著作权,或有任何不良信息内容,则一律取消参赛资格。
3.各部门在本次评比活动中,应组织好本部门教师信息化教学的培训指导和优秀作品的观摩交流,切实提高整体信息化教学水平和质量。
4.已参加过往届国家、省级、校级信息化教学大赛的获奖作品不再参赛。
5.教务处为本次展评活动提供技术支持和服务。
联系人:万欣茹;电话:359019
九江职业技术学院 教务处
2018年4月3日
附件1:信息化教案评比参考评审指标
附件2:信息化教案评比结果
附件3:2018年信息化教学设计比赛评审指标
附件4:2018年信息化教学设计比赛部门推荐汇总表
附件1:
信息化教案评比参考评审指标
项目 |
序号 |
指 标 |
分值 |
教学 目标 设计 (15分) |
1 |
教学目标明确、思路清晰,符合课程标准的基本要求 |
5 |
2 |
重点、难点、要点阐述清楚、详略得当,知识点安排有系统性 |
10 |
教学 方案 设计 (60分) |
3 |
教学内容准确无误,教学过程完整严密,课前、课中、课后各教学环节安排得当,课堂时间分配合理科学 |
10 |
4 |
重视多种教学手段的设计运用,能结合教学内容与学科特点,合理选择教具、实验、多媒体等适当的教学手段辅助教学 |
10 |
5 |
信息技术与数字资源运用充分、有效,教学内容呈现恰当,满足学生学习需求; |
10 |
6 |
有上课提问的设置,有与学生互动设计,能有效把控学生的注意力和上课节奏; |
10 |
7 |
有教学考核与评价的设计,考核方案科学有效。 |
10 |
8 |
教案完整、文字简练、格式合理、图式规范且清晰 |
10 |
创新点 (15分) |
9 |
体现现代教育思想、教学理论和学习理论,注重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和自主学习能力 |
10 |
10 |
根据学生差异,写出有专业特点和创新精神的教案 |
5 |
应用及 成效 (10分) |
11 |
应用于课堂实践,切实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和学习能力,教学效果、评价优良。 |
10 |
附件2:
(部门名称)信息化教案评比结果
注:请填写部门全体专任教师及参赛兼课教师的评比结果并加盖部门印章(包括参赛未获奖教师),“获奖等次”分为一、二、三等奖、未获奖。
附件3:
2018年信息化教学设计比赛评审指标
评比 指标 |
分值 |
评比要素 |
总体 设计 |
40 |
1.教学目标明确、选题有价值,内容安排合理,符合新时代技术技能人才培养要求; 2.教学策略得当,符合职业院校学生认知规律和教学实际; 3.合理选用信息技术、数字资源和信息化教学设施,系统优化教学过程; 4.教案完整、规范,内容科学。 |
教学 过程 |
30 |
1.教学组织与方法得当,突出学生主体地位,体现“做中学、做中教”; 2.教学互动流畅、合理,针对学习反馈及时调整教学策略; 3.信息技术与数字资源运用充分、有效,教学内容呈现恰当,满足学生学习需求; 4.教学考核与评价科学有效。 |
教学 效果 |
15 |
1.有效达成教学目标,运用信息技术解决教学重点难点问题或完成教学任务的作用突出,效果明显; 2.应用于课堂实践,切实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和学习能力,教学效果、评价优良。 |
特色 创新 |
15 |
1.理念先进,立意新颖,构思独特,技术领先; 2.广泛适用于实际教学,有较大推广价值。 |